冬日在成都四处游荡

今年终于找到并践行了在成都过冬的法门。那就是一定要走出房门,到有太阳的地方去!到有空调的地方去!无论如何不要懒、别闲着、动起来!最近几个周末天气都很好,因此在成都四处游荡了一番,打卡了几处新/老所在。

首先是送仙桥书市。类似潘家园书市,也是周末借用古董市场的场地,因此是凌晨就开,9点钟古董店开门了书市也就没有了。因为周末一直早起不来,所以一直没去成。上上个周末7点多起床,心想无论如何去看一眼吧。结果到的时候已经近9点了,果然只剩下零零落落几个摊位。为了有个到此一游的纪念,还是勉强买了一本7元钱的《丰乳肥臀》。准备买的时候一个老大爷过来搭讪,莫言是得了诺贝尔,但这个书没啥好看的。然后看了看店家的脸色,意识到有些不妥,改口说,我们没啥可看的,这些事我们都经历过,你们可以看看,买吧买吧!

送仙桥离种草已久的毛边书局很近,所以吃过早饭就奔了过去。跟林文书局一样,也是藏在老旧小区里的一家二手书店,连用的铁书架都一样。据说两位老板是兄弟二人。买了《战后日本的汉字政策研究》和品相很不错的《郁达夫研究资料(上)》两册,27元。

看店的女孩说桃蹊那边开了非常大的新店,所以回家的时候顺便去了。是跟桃蹊街道合作的阅读空间,属于成华区图书馆的一个分馆。上月23号才开门迎客的。

这一整排都是毛边收藏的四川地方史志。太豪华了!

目前还有藏书票展。

唯一的遗憾是我不太喜欢这种硬梆梆的桌椅,坐起来不舒服。

上周去了东郊记忆,主要想看看火车咖啡馆。结果大失所望。创意很好但似乎经营的不走心。这种空间和设施不太适合久坐,如果没有更多可以体验的东西,坐一会儿就会觉得无趣。店家可以学学《海女》里的电车趴。

东郊记忆的咖啡馆真多。新开的这家空间超大,咖啡很香,不过我一直不喜欢工业风的装修,感觉太冷冰冰了。咖啡馆就是要有软软的沙发,暖色的灯光才轻松惬意啊!果然来拍照的比来聊天工作看书的人多。

东郊记忆现在也有很多街头艺人在表演。正是那天,在暖暖的阳光凉凉的微风和咚咚的非洲鼓声中,我发自肺腑地认同了成都的冬天也很舒服。

最后,最近最喜欢的避寒场所——西西弗矢量咖啡。聊天的人不多、音乐声音很小、沙发可以陷进去、灯光足够亮、厕所不太远、以及,喜欢的位置一般没人坐,完美匹配了我的各项需求。没有太阳的时候,我就在这里蹭空调,享受被人群包围却不被打扰的安稳感。

作为无名之辈对《无名之辈》的吐槽

晚上看了《无名之辈》,好几个镜头哭的稀里哗啦。回来路上回想的时候,又觉得这个电影没有想再看一遍的愿望。大概是因为缺乏余韵吧,对我来说。

在电影院落泪完全是被任素汐的表演带入了氛围。任素汐也太厉害了,整部戏坐在轮椅上表演,能够移动的只有头部,只能通过调配对话、表情和头颈的姿势来塑造人物。她为了求死故意激怒眼镜,发射的连环嘴炮溜到飞起让人大笑,然后一旦眼镜拿枪对准她,她又瞬间转换眼神、气息和面部肌肉,展现出了死亡前一刻真实的严肃和恐惧感。尤其是马嘉旗小便失禁的那段戏极好。马嘉旗意识到自己尊严尽失的时候,用尽全力唾沫横飞拼命嚎叫着让二人走,她本来一直很贱很毒舌,那时却尽显脆弱绝望,但仍是泼皮又好强的人会有的、欲盖弥彰式的示弱。重复的话不断不断地说,每一句都说的不同,层层推着往前走,直到逼出观众的泪水来。任素汐作为歌手也能出道了。《我要你》之后,这部的片尾曲《等一等》和《胡广生》也唱得很好,而且还能作曲填词!另外不得不说,比起陈建斌来,任的西南官话说的真不错。陈建斌的口音太让人出戏了,全程都在担心他下一句台词又露出西北风味。

我一直以为场景设定是重庆,因为章宇的口音最像重庆话,直到汽车牌照亮出“贵”字。电影里虽然都在讲西南官话,但又有重庆味道的、贵州味道的,云南味道的,成都味道的,甚至东北味道的……对能听出差别的人来说有点不适啊!(我现在正震惊于我一个北方人,竟然在意起了演员的塑料方言发音,竟然能够大体分清非常类似的几种口音了,真是日久他乡成故乡)尽管如此,这个电影选择西南官话是非常正确的,故事和人物的气质真的太西南了!他们是能将灵活、搞笑、耿直和一本正经谜之混合在一起而毫不违和的人啊!这个地方的语言天然带有谐(邪)趣啊!

这个电影看来是想讲底层小人物被命运玩弄和追寻尊严的故事,不过我没有被打动和说服。感觉所有设定都太刻意了,为了表达而表达,为了关怀而关怀。多个人物多条线索却每一个都差点什么。大头和真真的“纯”很假很空;高明的“帅”很单薄;眼镜的动机莫名其妙;马先勇稍微饱满一些。本来马嘉旗的故事也很程式化,但被任素汐的表演挽回了水准。最可怕的是片尾曲之一《无名之辈》:“愤怒的疯狂的无名之辈,执着的刚强的不知后退,坚持着对抗着心中错对,粉身也不下跪,卑微的骄傲的我的同类,眼神里不灭的生的光辉。誓不做我们世界的鸡肋,碎骨有何可畏。”如此简单粗暴的歌词,简直像是手持大喇叭对准观众的耳朵喊话:我就是想讲这个!我就是刚的纯粹!我就是燃出天际!

同样是镜头对准小人物,刻画群像的电影,我觉的《小偷家族》真的有力很多。安静、温暖、惆怅、回味无穷,到目前为止依然是我的年度最佳。就算类型不同不能完全对比,但也不能说因为类型就放弃对本质东西的追求吧。喜剧这种形式可不为缺乏深度而背锅。与《无名之辈》相比,《小偷家族》充分验证了留白的妙处。话没有说完,伤疤没有揭开,故事没有结局。隐而不发、发而不满、满而不泻,反而能给观众空间将各自的人生经验和情感拿来填充,运用导演给的材料自行完成艺术体验的高潮。不过恰当的留白很难把握,触发观众移情的机关也不易设置,没有才能的话会让人认为导演在自说自话或者故弄玄虚。所以说是枝裕和才难能可贵啊!

最后,1986年的安藤樱和1988年的任素汐贡献了我个人年度两场最佳哭戏,另一个是《大恋爱》第二集结尾处户田的笑着哭,哭着笑。

今天就是这样吧!

在海拔4014米打了卡

在海拔4014米的理塘县打了卡。第一次住在自带氧气瓶的宾馆房间。第一天到的时候还活蹦乱跳的,然后当晚就出现了高原反应的症状。夜里几乎是每小时醒一次,醒来就发现已是一身虚汗。快清晨时头痛欲裂,喝了宾馆准备的脑心舒口服液。再次醒来就开始呕吐了。早晨没有胃口,还是勉强喝了几勺稀饭,接着又是连续吐。之后一整天都没有吃东西,然而喝了水也要吐。上午坚持跟着出去做访谈,自觉没有帮上什么忙还扮演了拖油瓶的角色,所以下午干脆在房间里老老实实休息了。生病和难过的时候我总是更加能吃,胃口从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这次它却彻底败下阵来。并且我也不想说话不想动,苦笑着对电话那边的DW说:“这回我真的不冒皮皮了,什么皮皮都不冒了……”

仓央嘉措有一首诗写道:“洁白的仙鹤啊,借我一双翅膀,我不会飞的太远,飞到理塘转一转就回来”。老革命把其中的“转一转”改成了“吐一吐”送(讽)给(刺)我。

离开理塘前,虽然觉得自己变成了一个梗有点羞耻,而且没有力气也特别不想动弹,但还是被拉着在印有318国道纪念的马路上拍了照。回来之后翻看那张照片和沿途的风景照,又想起属于自己的“诗”,竟然感到很开心,缺氧的种种痛苦已然全忘了。

我想起小时候看过一副漫画,画的是输掉球赛的小朋友,依然做出胜利的手势拍照。作者说多年以后会记不起失败的沮丧,只会看见照片里灿烂的笑脸,和怀念美好的过去时光。我非常认同这一点。对我而言,高反现在仅仅变成了一个客观的信息,痛苦感受不到了(果然“好了伤疤忘了疼”是有道理的!果然人类是盲目乐观的物种!)然而照片里的风景却能唤起愉悦感。不只是欣赏美景的那种愉悦,而是能体验到身临其境时的凉风、气味和刹那的心旷神怡。

成都到理塘大约600公里,差不多是318国道全长的五分之一
去程运气非常好,天气晴朗,看到了贡嘎雪山优雅的线条
不断地、迂回曲折地翻山越岭
散落在牧场上的黑珍珠

2018个人秋季档日剧预定

漫长的十一假期马上就要结束了,这些天充实和空虚各半。加班与游玩两日半、咖啡馆读书两日、图书馆消磨时光一日、看电影补番一日、接待朋友一日、睡觉一日、做家务半日。

一个人过日子久了,会在五颜六色的自由中凝视空白。出神地望着望着,会努力叫醒自己。回返之后肩膀一松,嘴角一撇,吐一口气,马上找事情去做了。然而那些空白似乎还留在心里时时等待机会与我交手。

开工也是喜忧参半。一方面真的想回到正常的轨道上,另一方面感到精力能量好像有点跟不上接下来非常大的工作量,有点焦虑。

怀着这样左右摇摆的心情,我排列了自己想看的秋季档日剧,算是最后的逃避吧。毕竟呢,逃避虽可耻但有用嘛 🙂

以下排名按照个人期待程度递减。

1. 《大恋爱~与将我忘记的你》(首播10.12,TBS 金10)

秋季档如此强大,能够把这部排在期待值首位的,也只有我等梨粉了吧。toda久违地又在TBS主剧了。八年前,同样是TBS,同样是秋季档金10,toda凭着《spec》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获得了日剧学院赏主演女优赏,所以十分期待这次也会爆(虽然没有可能性^-^)。

2. 《Legal V》(首播10.11,EX 木9)

收视女王米仓凉子的单集片酬是第三名新垣结衣的5倍!没开播就已经预定收视冠军了。

3. 《无法成为野兽的我们》(首播10.10 ,NTV 水10)

Gakki+龙平+田中圭+黑木华+菊地凛子,为了卡司追。

4. 《远藤宪一与宫藤官九郎之受您指教了》(首播11.12, WOWOW 月24)

非常好奇,完全想象不出是什么样的故事,但是因为编剧是宫九,所以相信会是惊喜不断的剧集。

5. 《泥棒刑事》(首播10.13,NTV 土10)

中岛健人+远藤宪一的刑警组合,直接联想到去年《刑警弓神》里的神木+浅野忠信。编剧是林宏司,放心了。

6. 《万福》(首播10.1, NHK 晨间剧)

安藤樱+晨间剧,不可思议!

7. 《黄昏流星群》(首播10.11,CX 木10)

中山美穗是禁断专业户吗?不过比起隔壁《中学圣日记》里的村花,中山桑演这类角色确实有绝对的说服力!

8. 《结婚对象用抽的》(首播10.6,CX 土11)

日剧的题材总是特别关照社会现实,想看看在讨论低结婚率和少子化这个议题上,他们又开出了几公顷的脑洞。

中秋假日流水账

中秋假期的最后一日下午,终于打起精神出了趟远门——搭公车去市图书馆。结束了一周的充实工作,回到成都后,疲惫感才慢慢袭来。前两日完全被这种疲惫控制住了,肉体既支撑不住精神,精神亦调遣不了肉体,双方很有默契的一起罢工了。于是在床上呼呼大睡了两天。短暂清醒的片刻,或刷剧看电影,或做做简单家务,就这么愉快的虚度过来了。


上午在家看了《恋妻家宫本》。日式的隐忍、偏执和压抑,果然只有日式的敏感、含蓄和温柔能够治愈啊!“做正确的事固然重要,但是您不觉得做温柔的事更重要吗?像战争一样,正确与正确会有碰撞,但是温柔与温柔是不会的……”一米八九的阿部宽饰演一位懦弱颓唐的中年男人,说出这样细腻的台词真是毫无违和感。

“熟年离婚”的题材在日影剧中实在不少,而且许多离婚都是由妻子提出来的。像是《家族之苦》中的富子,《海女》中的春子,以及《恋妻家宫本》中的美代子。由于年龄和社会情境的不同,对我来说很难切身体会这些女性的立场和感受,不过大概也能理解她们在自我与婚姻间彷徨,努力寻找出口又无所适从的挣扎。这些作品一方面去拆穿婚姻家庭关系的冷漠和脆弱,一方面又尝试重建人情与关系的真切感。虽然最后常常是以和解收尾,但总让人觉得问题还原封不动地摆在那里,电影落幕后主角们仍然被危机笼罩着。


晚上看到群里YY小朋友给同学写的中秋卡片,在“吃鱼不会被卡到、打游戏场场MVP、抄作业不会被发现”这样一排排中二的祝福中,有一句“自言自语不会被听见”。我觉得这句非常有诗意。

走出图书馆就碰到了一位长期徘徊于周遭的街友。雨刚刚停,他站在报刊栏前好好地整理着雨伞,再把它塞进看上去装着全部家当的大背包,之后开始对着空气念念有词。还好没有人擦肩而过,没有被人听见呀!这位衣冠不整毛发浓重常年游荡在外总是自言自语的街友一向被我认为是疯了。不过就在刚刚,刹那间我回想起一种说法,刘瑜在一篇文章里说过,疯子是那些在另一个层次实现均衡的人。自言自语是在自我的世界寻找均衡的过程,被人听见却可能被扣上“疯掉了”的帽子。

中秋佳节,祝所有人都能在自言自语的时候不被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