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终于找到并践行了在成都过冬的法门。那就是一定要走出房门,到有太阳的地方去!到有空调的地方去!无论如何不要懒、别闲着、动起来!最近几个周末天气都很好,因此在成都四处游荡了一番,打卡了几处新/老所在。
首先是送仙桥书市。类似潘家园书市,也是周末借用古董市场的场地,因此是凌晨就开,9点钟古董店开门了书市也就没有了。因为周末一直早起不来,所以一直没去成。上上个周末7点多起床,心想无论如何去看一眼吧。结果到的时候已经近9点了,果然只剩下零零落落几个摊位。为了有个到此一游的纪念,还是勉强买了一本7元钱的《丰乳肥臀》。准备买的时候一个老大爷过来搭讪,莫言是得了诺贝尔,但这个书没啥好看的。然后看了看店家的脸色,意识到有些不妥,改口说,我们没啥可看的,这些事我们都经历过,你们可以看看,买吧买吧!
送仙桥离种草已久的毛边书局很近,所以吃过早饭就奔了过去。跟林文书局一样,也是藏在老旧小区里的一家二手书店,连用的铁书架都一样。据说两位老板是兄弟二人。买了《战后日本的汉字政策研究》和品相很不错的《郁达夫研究资料(上)》两册,27元。
看店的女孩说桃蹊那边开了非常大的新店,所以回家的时候顺便去了。是跟桃蹊街道合作的阅读空间,属于成华区图书馆的一个分馆。上月23号才开门迎客的。
这一整排都是毛边收藏的四川地方史志。太豪华了!
目前还有藏书票展。
唯一的遗憾是我不太喜欢这种硬梆梆的桌椅,坐起来不舒服。
上周去了东郊记忆,主要想看看火车咖啡馆。结果大失所望。创意很好但似乎经营的不走心。这种空间和设施不太适合久坐,如果没有更多可以体验的东西,坐一会儿就会觉得无趣。店家可以学学《海女》里的电车趴。
东郊记忆的咖啡馆真多。新开的这家空间超大,咖啡很香,不过我一直不喜欢工业风的装修,感觉太冷冰冰了。咖啡馆就是要有软软的沙发,暖色的灯光才轻松惬意啊!果然来拍照的比来聊天工作看书的人多。
东郊记忆现在也有很多街头艺人在表演。正是那天,在暖暖的阳光凉凉的微风和咚咚的非洲鼓声中,我发自肺腑地认同了成都的冬天也很舒服。
最后,最近最喜欢的避寒场所——西西弗矢量咖啡。聊天的人不多、音乐声音很小、沙发可以陷进去、灯光足够亮、厕所不太远、以及,喜欢的位置一般没人坐,完美匹配了我的各项需求。没有太阳的时候,我就在这里蹭空调,享受被人群包围却不被打扰的安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