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书、晒太阳及其他

  • 周末旧书市场

今天周六。早上8:50起床,9:30出门去旧书市场。常逛的几个摊位都无所获,在靠近二环的出口摊位上选了两种书。

一是《澳门日报五十周年特刊》。2008年8月出版,全新塑封的一套,定价300澳门币,老板卖20元不还价。特厚两册铜版纸印刷的精装书。一册是《我们:澳门日报五十年成长足迹》,另一册是《澳门手册:澳门日报五十周年特刊》。因为是报社自己出的纪念集,预期是中规中矩的内容和风格,但想到自己关于澳门的书实在太少,买下算是聊备一格吧。回家拆开来看,果然不出预期。《我们:澳门日报五十年成长足迹》开卷是两篇回忆和怀念报社发展历程的文章,从标题即可感受一板一眼的叙述风格:“金禧结硕果,再攀新高峰”、“改革促发展,创新铸辉煌”。不过细细翻过,还是有不少内容是值得读的(我的知识盲区),尤其是一些记者和编辑回忆历史报道的篇目,比如“1987年中葡谈判采访实录”、“1999年回归日政权交接仪式采访体会”、侧写1966年“12.3事件”和1990年“3.29事件”的等等;《澳门手册:澳门日报五十周年特刊》也有值得翻翻的篇章,比如“空间抗争与公民意识”、“欧案激发矛盾民众上街”等。赌场和历史文化街区,是之前澳门旅游的两项重点,没有时间和机会深入了解和理解澳门。这两册书,算是为走进澳门近现代历史事件和市民生活开了一扇小窗吧。

另一种是《国立中学的回忆》,郑锦涛、黄作华主编,2009年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书口、书顶和底都有少许黄斑,但总体品相良好。定价30元,5元买下。回到家才发现是“第三辑”。因为不成套不舒服的心态,上孔网买了前两辑。两位主编都生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都是国立中学的毕业生。黄作华后来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地质系主任;郑锦涛是记者。内容以国立中学毕业生或其子女的回忆录为主,但是三辑里都有几篇整体介绍国立中学来龙去脉的文章,是我最想读的。有关抗战期间内迁大学的书非常多,尤其以涉及西南联大的蔚为大观,但是介绍国立中学的却不多见。因此这成体系的一套书值得收藏。第一次了解国立中学是因《巨流河》。1934年3月,齐邦媛的父亲齐世英创办了第一所国立中学“国立中山中学”,张大飞就是此校的学生。《国立中学的回忆》(第三辑)的前言中提到,有一种说法是创办国立中学是国民党与共产党争夺青少年,但是这种说法被周恩来否定了。关于国立中学的创办背景和过程,前言中说:“第一所国立东北中山中学,成立于1934年的北平,当时陈立夫是国民党军事委员会第六部的部长,很显然他管不到教育部,但是‘七七’事变抗战全面爆发后所创办的国立中学,陈立夫的功劳很大。”书中还提到当时国民党内一些官员认为应把有限资源投入战争,缩减和停办学校,但蒋介石坚持“战时教育当作平时看”,为此将陈立夫调到教育部接替朱家骅。陈立夫决定由教育部出面,在大后方建立一批国立中学。

  • 小一点书店

逛完旧书市场回到家,仔细把两种书擦拭干净、大概翻过之后,外出吃饭。太阳天不可辜负,决定走路2公里去小一点书店逛逛。

位于小巷五昭路的小一点书店,店如其名,非常迷你,大概是“成都八平米”。店主诚实且幽默,招牌上写了三个“小”字:小小小一点·书店。刚拉开门,店主就热情招呼:随便看,有兴趣的都可以拆开(塑封),即刻感到从容舒缓。空间虽小,但格局紧凑却不显得挤迫。门的左手边是一扇大橱窗,橱窗向外展示着几张海报,向内则是一个一人多高的书架,架上摆满了书,就自然区隔了书店内外的空间,为书店营造出一个独立和安宁的氛围。靠窗书架的对面是另外一个双面书架,这两列书架之间,形成了一个走路的过道。我沿着这个过道从靠窗的书架看起,这架上各类书目都有,暂时没看出分类的原则。走到头再转身看双面书架,然后绕到背面进入另一个区域。这个区域由三个书架(其中一面就是那个双面书架)和一面收银台围绕,中间是一个岛台。岛台主要展示推荐的新书。

除我之外,半个多小时里,店里先后来了三位客人。

其中一位大概是高中生,进来问道:这里有教辅书吗?店主答:没有。并客气解释:卖教辅书需要有专门的资质。我心里想着:啊,真好,没有独立书店的傲慢和分别心呢!

另一位女生大概常来,跟店主闲聊起来。两人提到罗新,店主感叹:他写历史很厉害!那位顾客回应:我知道,他是写那本什么所为的反叛者的。连着自问了好几次:“什么来着”,我补充:有所不为。店主笑着说:哈哈,终于忍不住了。我也有点不好意思的笑了。期间她们一直相互推荐着各种书。那位女生问了一本书,店长说:那本我卖光了,你可以到网上买,网上也很便宜。我再一次赞叹:真是行动上坚持开实体书店,但心态上完全没有倨傲,同情大家钱包的好店主呀!

又一位女生进来,大概是问了书是怎么分类摆放的。店主放下正在吃的杂酱面,起身带着顾客“导览”。我正好也有疑惑,赶紧竖起耳朵旁听。她走到靠窗的书架前:这个区域是我喜欢的出版社,大概提了四、五个出版社的名字,可惜我只记住了最后说的“后浪”。才明白,原来各类书都有的那架是按出版社(机构)分类的;她又指着进门处的一小块区域说:这是我正在做的一个策展,还没完成。接着她一一介绍内部区域书籍的分类方式。我大概记得:双面书架是“女子(好)东西”:关于女性和女性主义的;一架是“客厅书籍”,是可以随手翻翻的文艺类作品;一架是在书房读的书:需要边读边做笔记的。有一个墙角是关于四川文史的。还有一个单独的矮书架店主特别介绍:这架是一个很厉害的出版社,他们最早引进了冯内古特。

在书店里看到一本《伪装的艺术——回忆录小史》。回忆录是我最喜欢读的类型之一。我也常常疑惑何以作者能够那么详实的描写几十年前的细节,尤其是在没有自己的日记做参考的情况下。这本书就说回忆录是“介于揭露内心和粉饰内心之间的艺术”。不过最终我没有买,倒不是因为它会破坏我阅读回忆录的乐趣,而是因为作者是美国人,里面所举例的回忆录也都是西方的,而我读的很少,怕难以进入。

挑了吉井忍的《东京八平米》和杜布拉夫卡·乌格雷西奇的一套四册《疼痛部》、《狐狸》、《多谢不阅》和《无条件投降博物馆》。店主说:你来晚一步,不然可以凑齐,最新的《芭芭雅嘎下了个蛋》刚卖完。本来每册都是65折,但店主说全部按照6折。随书附赠的无纺布袋上写的话,正呼应我近来的心情:if your life is not right,turn left(若事与愿违,定另有安排)。

临走之前才跟店主闲聊了两句关于书店的书的话题。在店外,她说:今天天气真好。希望小一点可以开的久一点,也希望店主能一直保有这样的热情。

  • 把潮湿的心拿出来晒晒太阳

早上出门时跟DW说,情绪不太好,出门走走。他问怎么了,我不知从何说起,就说就是情绪不好。其实今天是我妈过世的“百日”,而前两天则是她的生日。不过心情不好当然不是只在这些特殊的日子才出现。实际是,悲伤和抑郁已经成为生活的背景,为了在这个泥沼中站立起来,我不断地给自己鼓励打气,不仅不向别人描述和倾诉那些常常潮涌起来的情绪,甚至自己都避免让那些细密的、浓稠的情绪浸透自己,一旦升起苗头,或大哭一场,或立即停止去想、去感受。在成都这样难得的冬日晴天,把潮湿的心拿出来晒晒太阳,在无尽的悲伤中努力大口地呼吸。

几个月以来,终于记录了点什么。我爸每天都会写日记,一起出门旅游,他总是在等吃饭、坐车的空闲时间,在手机上记录。在家的时候则是每天中午、睡前,有时候来不及就早上起床后,在本子上写日记。他的日记,无非是记录什么时间做了什么事、买什么东西花了多少钱。自从带着手环睡觉之后,还会把每天手环记录的各种心率、睡眠等信息抄写下来。他的日记里,没有任何情绪的表达。也许他客观写下种种事项的这个动作,本身就完成了情绪的纾解吧。昨天他发微信告诉我为我妈的“百日”烧纸,我几度抬起手指,却不知道回复什么,最终隔了一段时间才打电话,也只是问问他在做什么。我们都只能各自处理自己的悲伤。

又找到了新的理由

周末下午准备外出散步,在书架前检阅一番,寻找可以带出门的旅伴。这本太厚,那本太难读,挑来拣去,被一本未拆封的《桥滩记》捉住了!

最近在看的《巨流河》里讲到乐山。武汉大学在抗战时期迁到乐山,齐邦媛在这里度过了三年。以水西门为界,左转往文庙上课看展,浸于精神世界;右转往白塔街宿舍回到现实生活。

拆开塑料膜,取掉护封,翻开作者自序,才知这是一本“乡土题材的历史随笔集”。全书二十多篇文章。

欣喜!因为又遇到了一本想读的书。看着书架上还有不少未拆封的书,又找到了买书不拆的新理由:每次拆开一本,就获得一份新的满足。而买下它的时候,大体知道它的主题,已经获得了一次满足。

周日的下午,出门吧!

游荡

太阳天

每一只圆球都拥有一个人

河边公园的广场上有8只龙
1只倒下了,7只正在被舞着
2只是圆圆的龙,6只薄薄的
这样一直旋转
龙会不会头晕
龙嘴始终张着
不但灌风
口呼吸据说会导致颌骨前凸
我在想什么呀
明明只有人类吃细糠才让颌骨退化
龙嘴里有珠子
嘴张着也不会掉出来

我拍照的时候
舞龙者明显更认真对待了
刚才明明只是随便甩
现在动作尽量潇洒
尤其是脸,刻意地表现不用力反而更用力了

那个舞者接电话时
龙就被拖在地上
龙面朝天
嘴还张着,眼睛也张着
十分惊奇

我带的书没有看
看对面的妇女们分着吃耙耙柑
我在想
这项运动不适合我
我有腱鞘炎
连拖地也会痛

龙从头到尾被分成9节
舞者被编号1到9
练习盘起来的时候
观众有人喊着:2、3不要那么高
其他人小声嘟囔:没盘圆,不好看
或者:笨得很
或者:看起来没有艺术感
又或者:你看起来简单你拿起来就难了
批评被压抑了一下
舆论又回到了平衡点

今日计划:

  • 整理文档
  • 做访谈提纲
  • 清理账务
  • 写新年计划

今日实际:

  • 游泳
  • 游荡
  • 看书
  • 做饭
  • 吃饭
  • 收发无数工作微信

2022.11.20废日记

楼下小学在全面消杀,声音要把夜空震裂,恐怖感十足,荒谬感更强。

今天终于基本收拾好了家,只剩吸尘和擦地。真是大工程。扔了很多东西,还有很多没用的东西,可能下次大扫除会再扔吧。